我院作为牵头医院与腾讯共建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医疗健康” 构建覆盖就诊全过程的一体化智能医疗服务模式
日期:2018/6/4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图片引自:腾讯大申网 2018-06-01
智能医学影像、微信医保支付、电子健康卡、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先进的“互联网+医疗”新服务,将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安全、微信支付等底层能力的加持下,在长三角城市群全面落地,群众有望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6月1日,我院院长王兴鹏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作为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医联体”建设的牵头医院,与腾讯签署了合作协议。据介绍,双方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共同建设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医联体”,这也是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项目。
6月1日,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讨论审议了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和近期工作要点。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医联体”项目的建设,正是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刻践行。
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医联体整合区域医疗资源,作为国内城市发展程度最成熟的城市集群之一,长三角地区推动“互联网+医联体”的建设对全国健康医疗建设具有标杆性意义。
早在2016年,我院便已着手牵头发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 该联盟由江苏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和我院共同发起成立。联盟旨在贯彻中共中央“健康2030”规划纲要方针,通过提升现代医院管理水平、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学科能力、聚焦人才培养、共建联防联控,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医疗整体水平献力。
在此次合作中,四家牵头医院将与腾讯一起,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根据合作协议,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医联体”的建设涉及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囊括电子健康卡、智能医学影像、医保支付、远程问诊、技教培训、科研协作等多个医疗环节。
经由“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两年来的发展,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医联体”的建设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过去的两年内,“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从初建时的77家发展到如今112家成员单位。联盟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先导的核心理念,推进联盟医院学科现代管理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把握“互联网+”的时代契机,以科学的方法打造学科管理标准,依托信息化平台,借力大数据技术,形成联盟医院专科的学习、改革和进步机制,并尝试建立联盟医院专科的数据共享平台,推进区域内医院专科管理的标准化和同质化。联盟还积极探索医联体及跨区办医在专科服务领域的新模式,形成快速有效的专科患者转诊渠道和机制,依托互联网搭建专病远程医疗平台,促进医疗诊断和检查信息的互认与互联,以求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专科医疗服务水平。
此次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医联体”建设的启动,无疑是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未来,联盟将偕同“互联网+医联体”,共同进一步打造长三角学科医疗联动与资源共享平台,有效促进和推动长三角地区专科医疗服务事业的有序发展,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写下精彩的篇章。
(通讯员:院务办公室 俞晔)